Sep 5, 2011

不可操之過急



中國五四運動靈魂人物胡適曾經有這樣的舉止,他在其上司蔣介石命令台灣警總逮捕其開辦《自由中國》雜誌的好友雷震時,胡適沒有直接與蔣介石翻臉。因為他知道,在那時白色恐怖陰影繚繞下,他必須在當權政治體系里保存自由主義的星火。


同樣的,馬華前總會長敦林良實在領導巔峰時期,曾經說過,“要改變一個對你不利的制度最好的方法,就是你本身是那個制度的擬定人”。他認為,只有踴躍的加入國陣,成為當權體系的一部分才能夠糾正國陣的錯誤。胡適的倡導,最終證明是成功了,台灣走向了民主自由的道路,但是敦林顯然是失敗了。


無論如何,這兩個事情都說明了,在霸權主義執政下,要進行改革,不能採取過於極端激烈的強硬手段。如果當年胡適與蔣介石鬧翻了,那麼在當權的政治體系里他所提倡的自由主義星火即將熄滅。一樣的,如果當年馬華選擇離開國陣,那巫統也只會肆無忌憚的繼續以霸權主義牢控政權。當然胡適和馬華所選擇的路線不相同。


身為知識份子,胡適是堅持自己的理念,他雖然處身在腐化的政治體系里,可是他選擇做一股清流,不隨這個制度濁污。但是馬華沒有,當敦林發現無法改變國陣這個腐化的制度時,馬華也選擇了參與這個腐化的制度,同流合污。民政黨也一樣,當年高喊“打入國陣,糾正國陣”的口號,可是最後他們卻被國陣的制度所“糾正”。


因此民聯在308大選後,原則上已經奠定了我國走向兩黨制的健全民主方式。民聯如今要做的不是嘗試取代國陣成為執政黨,而是鞏固兩黨的制度,至於執政中央應該是長遠的目標。因為當民聯蠢蠢欲動要執政中央時,可能會致使他們沉溺在爭權奪利的政治遊戲裡,而忽略了人民真正的需求,造成來屆大選可能面臨失利。如果來屆大選民聯無法再次否決國陣的三分二優勢,那整個兩黨制都會瓦解,所有的努力都會付諸水流,對人民及整個國家的未來都不是好事。


台灣的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從年輕開始參與批判蔣家天下的霸權統治,換來的是25年的鐵窗之災,來到60歲才親眼看到國民黨政權的倒台,這證明了改革的路程是長遠的。安華並不應該把目標鎖定在成為下一屆的首相而是如何鞏固現在越漸成熟的民主制度,把民主的真諦承續下去。


李文興
11年9月5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