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9, 2012
三國論劉備成敗
三國歷史中,膾炙人口的是劉備與諸葛亮一問一答,形成千古絕對的《隆中對》。諸葛亮對劉備分析當時(207年)的局勢是非常準確。“今操已擁百万之軍,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与爭鋒”,“孫權据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句話完全涵蓋了當時的天下局面。
可是在分析劉備的局勢時,諸葛亮是以劉備有成為帝王之業為主,而不是“匡君輔國”。因此建議劉備取荊州,然後奪益州,再養軍籌足糧食,等待時機,排上從益州之北出秦川直達魏國的長安。然後於荊州南征宛洛攻取東吳,這樣一來百姓都會拿穿著及食物,等待劉備的大軍。戰略上是正確的,但是整體上犯了錯誤,因為劉備沒有成帝王之志,天下一統後,他會把打拼下來的江山交還劉協(漢獻帝)。
可能有人認為劉備虛偽,早有成帝王之志,只是不願意透露。沒錯劉備一生中以虛偽來贏取很多人的支持,但是他對漢朝劉氏是一片忠耿。因為如果他早有僭皇帝位之意,絕不會離開洛陽,然後去守徐州,況且在徐州時,更把守城池重任交給部將孫乾及糜芳,自己反而下駐小鎮。
也因為這樣,當《隆中對》逐一實現後,劉備忽略了荊州,反而派剛腹自用的關羽去守,最終失去荊州這個戰略基地,《隆中對》完全瓦解。當然,這也是諸葛亮失算之處,因為他應該是讓自己輔助劉備坐鎮荊州,這樣一來無論是曹操或孫權都不敢來犯,雖然荊州是“借”回來的。
而益州之地易守難攻,只要派張飛、趙雲、黃忠駐守即可,況且馬超鎮守益州的西北方,形成犄角之勢。當兵強軍銳後,再派他們直搗魏國,必定能平定北方,而且這樣一來,劉備及關羽駐守荊州,孫權也不敢貿然北上援曹。可惜荊州一失,劉備大勢已去。
也因為劉備沒有皇帝之志,所以當荊州一失,關羽戰死,他就遷怒於東吳,親率兵伐吳,而不是聽取諸葛亮的意見先伐魏才得民心。最後也是敗退白帝城,憂憂而終,戎馬半生,只得益州一地。
2012年9月29日
Sep 15, 2012
問題是只有他一人並不足夠!
當國家的經濟來到某種階段後,如果要取得突破,那必須轉型。當然經濟轉型的計劃並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成果,而是需要長期的經營,才能達到預先設下的目標。
我國首相拿督斯里納吉上任以來,推出了很多經濟領域的轉型計劃,一如所強調這些計劃不會在短期內看到成效,可是納吉勇敢踏出有利國家發展的計劃是值得讚揚。不過身為執政集團國陣的大家長,納吉必須面對的是不願意隨著時代改變的領袖。
這個問題不只出現在巫統內部,也包括了其他的成員黨。對這些人而言,轉型與否並不重要,重點是國陣如何永續的執政才是當務之急。政治領袖必須有長遠的目光,而且也應該有著清晰的目標,雖然可能談不上理想,不過也不應該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典當國家未來的前途。
國陣當然不希望,50年後他們執政的是一個債台高築的國家,那這完全沒有意義。而納吉在選擇能夠陪同自己完成轉型計劃的領袖時,也應該遴選一些作風瘋狂,可有著高瞻遠矚的人。在這方面,學一學英國保守黨的首相卡梅倫用了一名騎腳車上班的戰略主管(幕僚)Steve Hilton。
往往這些舉止有點瘋狂的人都會作出一些悖逆正常規範的事情,但是他們的思想方向卻值得參考。納吉身邊有這樣的領袖嗎?有我們的不管部長依德利斯,為了貫徹公共交通轉型,她以身作則,乘搭輕快鐵上班。
問題是只有他一人並不足夠!
Aug 14, 2012
言論自由
康熙皇帝是中國5000年燦爛文明800多位皇帝中,臨朝聽政最久的。這位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8歲登基,14歲親政,69歲駕崩。
康熙時期,也是中國公認最強盛之際,優勝於貞觀之治和文景之治,開創康熙盛世,繼往開來。當時清朝的水師勇冠區域,而且疆土擴展至日本,康熙更收復台灣、平定蒙古部落之亂。
不過他未親政前,輔政大臣鰲拜權傾朝廷,壟斷朝綱,使另外三位輔政大臣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合選擇歸隱田野,不聞朝事。這造就鰲拜更加肆無忌憚,誅殺反對他的大臣,包括蘇克薩合,引起康熙皇帝的憤怒。
鰲拜在手握權柄時曾向康熙提出,暫停科舉,不讓飽學之士評議他主政的朝事(扼殺言論自由)。因為當時鰲拜涉及圈地事件,靠到民不聊生,因此外臣都紛紛上奏,可是全部被鰲拜扣押,不呈予康熙。
康熙知道後卻說:如果朝廷因為被有識之士罵就垮台了,證明這個朝廷真的做不好,而且面臨危卵,一旦這樣在馬上得天下的愛新覺羅宗族可以回東北老家了賦閑了。
三百年前的康熙,在皇帝專制制度及家天下的觀念下,仍然懂得尊重言論自由,可是為何活在21世紀的大馬政府還要箝制呢?前車可監,世界上多少專制政權,都是因為扼殺了人民的言論自由倒台的。
口口聲聲的轉型計劃,要讓國家邁向2020年的宏願強國目標,難道容不得一點網絡上的謾罵及抨擊聲音嗎?雖說自由也必須有限制,可是重點是立法控制人民的發言權已經是錯誤了,所以沒有資格要人民擁有負責任的自由。
我們的領導人,連專制的皇帝都不如,還妄談民主。
李文興
12年8月14日
何來同化之說
民聯提出的“Sebangsa”國慶主題引起親國陣的華裔專欄作者的抨擊,在預料之內,因為這句話對很多人來說,涵蓋了“同化”之意,也意味著少數民族必須受到多數民族的文化影響,雖然華文報都翻譯為“全民大同”。
如果翻譯成“同化”,其實也並非什麼重大的問題。因為歷史證明,全世界沒有任何的民族曾經被同化。除了順應社會的生活方式,而改變自己民族秉持多時的文化習慣。歐洲曾發生多次的民族戰爭,但是迄今歐洲還是存在很多的民族,沒有一個當時少數民族被同化。顯著的例子,就是猶太民族。
在中國,滿人入主中原後權傾天下,可是滿人皇帝個個講華語,發揚漢人文化。所以同化之說,更本無稽之談,因為難道沒有權勢的人,反而有能力同化手握大權的人?因此社會學上的同化一詞,根本是水中月,鏡中花,虛有。
Assimilation這個詞彙的出現,其實是西方人為了顯示自己主導人類的驕傲。但是卻被一些坐井觀天的大馬政客和文棍用於抨擊政敵,不明就理的大發“歪論”。
再說,人永遠會尋找最好的生活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質,這種追求進步的典範,不應該被稱為同化。而且如果真的要言同化,那麼華人穿西服、穿滿人服裝、用湯匙吃飯、講其他語言,是否也歸納為同化?
在世界大同,浩瀚宇宙的情況下,其實人類並沒有種族之分,只不過是這個地球上的生物,所以何來同化之說?
李文興
12年8月10日
Aug 3, 2012
選好軍師
在政壇變幻莫測里,猶如古代的行軍大戰的場面,一個錯誤的決定或判斷,最終導致的是全軍覆沒的後果。因此古往的將領們都在自己身邊安插軍師,以便擁有重大決定時,可以商議,權衡當中的利弊。
而今來的政治領袖,為了握掌權力,讓自己成為“長勝將軍”,身旁也有很多人為他出謀獻策,以圖擊潰政敵,鞏固勢力。不同的是,古代的軍事多數雄才韜略,而且所做的決定,往往都協助自己的主公霸成大業。但是,今天的政治軍師,多數都人云亦云,提供錯誤的訊息予自己的主子,只會奉承。
軍師二字,在東漢末年,三國初期廣泛的被使用,因為當時正值天下大亂之際,因此各方諸侯為了搶奪城池,稱霸一方,紛紛尋找賢能之士為自己所用。東漢時期勢力最強的袁紹及袁術原本被看成最有望統一國家的諸侯,可惜兩人剛愎自用,不遠聽從謀士意見,最終被曹操所消滅。
後來,曹操依靠的荀彧、郭嘉、程普等人的計略,成功平定北部,成為強大勢力的諸侯。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輔助,連同與孫權的周瑜、魯肅等人合謀,在赤壁大戰中與少勝多,大敗曹軍。這些都是有名的三國軍師,輔弼自己的主公稱帝。
此外,在中國5000年燦爛文明中,著名的軍師還包括了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興漢四百年的張良、開創明朝的劉伯溫等人。
來到今天,政治上的軍師已遜色許多,尼克遜的軍師竟然可以偷偷摸摸的安裝竊聽器在政敵的辦公室。幕僚長被暴出黃色糾紛,在大馬連新任檳州國陣主席的軍師既然提供錯誤的資訊。
一個懂得權謀操作和應用的人,絕對不會是一批只會讀死書或空談的人,而是經過歲月經驗累計下來及懂得思考的人所能做到。因此政治人物要請軍師,不要只從高學歷出發,考慮那些懂得組織和狡辯的人。
李文興
12年8月3日
Aug 1, 2012
比共產黨還要共產黨
今年是中國與馬來西亞建交38週年,巧合的是今年中國共產黨會進行十八大會議來確認習近平作為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的地位,而馬來西亞也即將在未來的9個月內舉行選舉來選出新的政府。
不同的是中國共產黨是專制政權,中國接近14億人口只有中國共產黨內區區的3000名代表選出領導人,而大馬是註冊選民根據本身的選區一人一票選出執政的政黨。
相同的是,中共因為在今年初發生重慶委書記薄熙來案件,從而引發了內部的人事鬥爭。因此屬於中共政權最高決策單位的9人政治常委遲遲無法做出召開十八大的確實日期,只表示會在今年下半年召開。
同樣的大馬政局因為在308大選時,出現了轉折點,加上最大執政黨巫統內部的人事問題,也致使決定大選日期的首相拿督斯里納吉遲遲無法排板定案。這種異琴同曲的相似情況,其實也暴露了兩國的政治制度出現重大的紕漏。
中共要管治的是14億龐大的人口,可是國家主席一職,卻只有區區的幾千人來確認,實屬重大的諷刺。在大馬,一個關係國家未來的選舉,其日期卻只有首相一人決定,闡顯了在民主制度下的不公平現象。
所以,當大馬政治部聲稱共產主義浸透民聯的時候,其實國陣一直來都在根據共產主義的模式來領導這個國家,而且共產黨也要9人決定, 可是國陣卻是1人決定, 真的比共產黨還要共產黨。
李文興
12年8月1日
南海十三郎
記得中學時,無意中觀賞了高志森指導的《南海十三郎》,講述了1940年代著名粵劇作詞人江譽球的生平。
江譽球出生於中國廣州名門望族,排行十三,所以自稱“南海十三郎”。他曾在英國開辦的香港大學就讀醫學系,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卻不願在學業上力圖進取,最終為了一名名暖輟學。他喜歡粵劇,曾經加入大老倌-薛覺先的門下寫劇詞,文筆秀麗,在當代堪稱獨樹一格。
其中出自其筆下的《心聲淚影之寒江釣雪》最為精典,傳誦迄今,成為粵劇名曲。裡頭的"美人恩,不消受","流水有情,落花無意",成為了香港學生寫情詩的必用詞。
江譽球雖然才華橫溢,但是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又喜歡惹事生非,為人所棄。中年後逐漸消失在粵劇界,更流落街頭,曾多次進出青山院,晚年生活極為潦倒。傳言他是在1984年死於街頭。
在混混噩噩的生活中,他長時間戴著一副破損的眼鏡,有人曾要給錢他換 ,他卻說:做人有時候不必把世事看得清楚。
這句充滿人生哲理的話,實實在在貫徹了他不受世俗條例約束的性格。
所以江譽球是真傻或裝癲來避世,至到他75歲死去後,仍然無人知道,不過他為自己留下了傳奇的一生。
李文興
2012年8月1日
Jul 24, 2012
三國---賢相
在華夏民族5000年文明歷史中,諸葛姓氏中因為出現了三國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而名震千年,與被認為華夏民族最有知識的司馬姓氏(出現了西漢的著名史家及《史記》作者司馬遷及三國中統一中國的司馬懿及司馬昭父子)不相伯仲。
諸葛亮在27歲時出山協助劉備爭取天下,他與劉備在隆中茅屋里的《三分天下》的對策: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取荊襄、奪西川、待時變、派上將、再造大漢。一位27歲的年青人,能夠有如此高瞻遠矚的對策,這也難怪劉備在得諸葛亮後說,如魚得水!後來的發展也一如諸葛亮所預料般,雖然劉備被逼放棄新野,帶領老百姓往江夏投靠荊州之主劉表的大公子劉琦。不過在諸葛亮出使東吳後,成功說服孫權及周瑜在赤壁大戰曹操。
諸葛亮及周瑜清楚知道,曹操的軍隊多數是滅了北方的袁紹及袁術後所得,北方軍隊並不熟略海戰。雖然當時曹操得了荊州,可是荊州水師在劉表時期疏於練習,揮霍放肆,根本無法在短期內編織一個雄偉的水師。因此雖然曹操當時擁有百萬大軍,可是諸葛亮及周瑜只需5萬水師,加上略施計謀,設連環船、黃權詐降,就一把火導致百萬軍隊,最終只剩不及1000人。
諸葛亮在赤壁大戰後,雖然斡旋於孫劉的聯盟,同時不要摧毀自己的隆中對策,因此謹慎的處理孫劉關係。雖說如此,不過他仍然能夠通過計謀,奪取荊襄九郡,這裡顯見了他多謀外,也益彰他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手段。隨後,諸葛亮協助了劉備攻取西川,致使劉備成為了當時三國鼎力之勢中,掌控最多土地和城池的人。
劉備的優勢在於西川這個地廣人稀,能夠屯兵百萬,也能夠貯存糧食的好地方。不過所有的一切,都因為關羽失守荊州而起了變化,沒有了荊州這個戰略地點,蜀軍進行北伐就困難種種。這也造成諸葛亮往後的7次北伐中,沒有一次取得成功。
回首看來,諸葛亮在輔佐劉備的前段,確實立下了不可爭議的功勳,蜀漢的建立,他功不可沒。可是取得西川後,諸葛亮謹慎了起來,當時是劉備勢力最鼎盛的時候,可是他卻沒有直接揮師北上,反而要養精儲銳,錯過了乘勝追擊曹操的機會。等到關羽失去荊州後,一切已顯得太遲了!
雖然,劉備為急報弟仇,遭遇白帝城之敗後,蜀軍嚴重受重挫,可是諸葛亮還是有能力重新整頓軍隊,進行7次的北伐。可是他謹慎性格再次顯露,當時蜀國90萬人民,可是官吏多約4萬,軍隊20萬。因為諸葛亮不想辜負了劉備臨終之托付,一統天下,因此希望通過更多的官吏來管治百姓,讓大家安居樂業。但是龐大的政府開銷,是蜀國無法承擔的,而且多次北伐的軍費也吃重,導致蜀國在生產不繼的情況下,財政吃緊。
更重要的是,當時蜀國有一名長勝將軍-魏延,從曹操、曹丕到司馬懿中,他都屢戰屢勝,成為了當時曹軍聞風喪膽的將領。但是諸葛亮對他諸多猜疑,總認為他有不二之心,不予重用,最後還殺死魏延。
諸葛亮多謀的一生,確實做到了忠誠,劉備臨終有意要把帝位傳授給他,可是他不接受繼續的框輔無能的劉禪。但是,他往後的謹慎,反而讓大膽冒險的司馬懿及司馬昭父子逮住機會,消滅了蜀國。看著自己苦心經營,將士用血汗奪來的江山拱手讓出,諸葛亮也只能在天長嘯,時不與我。
李文興
12年7月24日
Jul 18, 2012
學生不應帶手機上學
教育部在明年新學年開始,可能允許學生攜帶手機前往學校的舉措,引發了教育界人士的大力反對。認為此舉將進一步提高學生紀律的問題,而且對於整個教學程序,百害無一利。
手機廣泛的使用,因此不是近年的事情,為何教育部選擇在這個時候才允許學生帶手機上課,確實有斟酌之處。而老師及校長的顧慮也是有一定的原因,因為畢竟學府應該是理想主義的地方,而不是鼓勵學生物質上的享受。
記得多年前,在中六擔任學校學長團代總團長時,當時教育部下放權力給予校長決定是否允許學生帶手機上課。而校長曾召見學長團及紀律老師,商討當中的利弊,當時學長團經過商討,準備了20個學生不應該帶手機前來學校的理由,最終校長也決定不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
一些理由筆者已經忘記,不過記憶猶新的是,一旦學生獲准帶手機,那偷拍的現象會層出不窮,原本用來教育學生品德的學府,最終變成衍生社會問題的地方。此外,中學時常發生學生群毆事件,如果帶手機上課,而發生毆鬥,最終學生會通過手機聯絡在外的朋友前來“助陣”,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如今的手機每幾個月推陳出新,那致使學生在學校里不再討論功課,而是商討手機款式。這樣一來學府的存在,沒有了實際的意義。雖然教育部不允許學生在學校里打開手機,可是一所幾千位學生的學校,由誰能確保學生完全遵守?
當然,在不允許學生在校內使用手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譴責那些在教學期間使用手機的老師。因為這不但影響了教學程度,同時也會讓學生出現一種為何老師能用手機,學生不能的不公平心態。
教育部在允許學生帶手機上學之際,不應該只聽取家長的意見,而是應當經過詳細周密的研討後才實踐,畢竟教育政策絕對不能朝令夕改。如果帶手機上課只是為了方便學生聯絡家長,那教育部倒不如在校內設立公共電話。
Jun 27, 2012
三國---劉備
三國故事的精采之處,在於這個前後100年的歷史事故上,出現了太多的軍事家、謀略家、政治家。劉備、孫權及曹操更是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們各自開元改國,建立了蜀漢、東吳及北魏朝代、希望國祚延綿,奈何最終的結果卻是讓司馬家族所統一。
三國中,以劉備的能力最差但無可否認他是最講究忠厚仁義,不過他所擁握的將軍和謀士卻是最多。五虎上將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都是當代名將,諸葛亮、馬良、龐統、李嚴也是當代名士。五虎上將中,張飛曾在長阪坡一聲怒吼,嚇退曹操百萬大軍,而且在攻取益州,勇戰馬超上功不可沒。
趙雲更是劉備麾下最好的將領,他拯救了劉禪,而且協助諸葛亮用計攻取荊州,然後取下西川三郡之一的桂陽,奠定了劉備攻取西川(益州)的基礎。劉備死後,他4次追隨諸葛亮北伐,在馬謖失守街亭,蜀軍混亂時,他臨危不亂,自行斷後,拯救了蜀軍。黃忠是在60逾歲才投降劉備,可是他卻有勇有謀,協助劉備攻取了漢中,奠定三國鼎立之勢。
馬超投降劉備後,雖然沒有實際的作用,不過因為他鎮守京州,致使曹魏不敢來犯,而且在47歲病逝留下與其同屬勇猛的弟弟馬岱協助諸葛亮。五虎上將中,關羽雖然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可是他卻自視過高,在鎮守荊州時,看不起孫吳,最終慘遭呂蒙追殺,自刎在麥城。荊州一失,讓劉備原本坐擁的大片江山,成為三國中最強大的勢力演變成最弱。
關羽是忠義,但是他在赤壁之戰後於華容道方走了曹操雖說千古留義氣之名,可是方走自己兄長的敵人,難道對兄長就不必談忠義?諸葛亮也因為失去了荊州九郡,後來在劉禪時代7次北伐都不成功,無法完成劉備臨終委託的中興漢室之志。
荊州在當時處於三國的中間,所以誰佔領了荊州便可以圍視其餘兩國,而且根據諸葛亮的隆重對策,要一統天下劉備就必須從荊州出兵北伐和南征,這樣一來前可攻,後可守,而且有了荊州九郡軍糧的運輸就不成問題。所以我認為五虎上將中,以關羽的貢獻最少,而且劉備無法成就大業,再造大漢,完全歸咎於關羽不廳馬良勸告,輕敵於呂蒙,失去荊州。
當然諸葛亮也並非聖人,在劉備進軍漢中後,當時劉備擁有了三國中最強大的軍隊,可是諸葛亮卻選擇養兵待時變,錯失了北伐機會。當時拋開五虎上將不論,劉備的二線將領都不比曹魏和孫吳的遜色,計有魏延、嚴顏、王平、馬岱、閻芝、法正、趙廣、蔣婉、孟達等人,如果當時在攻取漢中後,一舉北伐,可能會締造萬世的基業。
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打沒有把握的戰,同時用人上也顯得謹慎。在五虎上將都去世後,蜀中還有魏延這名虎將,他是連曹魏及孫吳都害怕的蜀將,可惜因為他在荊州曾出賣劉琮,而在長沙又悖逆韓玄,導致諸葛亮沒有重用他。反而在臨終時,更委託馬岱殺死魏延避免他擁兵自重。魏延在追隨劉備和諸葛亮時,是名長勝將軍,所以諸葛亮對他是何其的冤枉!
魏延曾獻計諸葛亮,在北伐時應該傚仿當年的韓信,兵分兩路,然後會師在潼關,可是諸葛亮認為過於冒險,沒有採取。
當時的西川是天賦肥沃之地,地廣人稀,而且岩巖石璧,易守難攻,是囤集糧草的好地方。三國前的400年前,漢高祖劉邦也是在韓信及張良的協助下在川地起兵,攻取洛陽,成就大漢偉業。因此在這種地理和人和都有下,劉備仍然無法再造大漢,確實是辜負了先祖。
當然劉備急於報弟仇,揮軍70萬攻打孫吳,而不是進行北伐,也是最大的錯誤。三國中,劉備顯然是從主動的地位演變成被動,最終孩子劉禪,拱手讓出江山予曹魏,似乎已是冥冥中注定。
李文興
12年6月27日
Jun 5, 2012
民聯有望入主布城?
6月1日在亞羅士打體育場舉行的伊斯蘭黨萬人集會,除了彰顯該黨動員能力外,也讓近期因多項內憂外患課題纏身處於禿勢的民聯,再次遙望到來屆大選能夠一舉勝出;邁向布城的希望,再次點燃。
民聯三黨中,民主行動黨無疑是處在最高峰時期,來屆大選在競選的國州議席上所勝出機率,有望突破歷史新高。華裔對於該黨的支持率,有增無減,除了從砂拉越大選中可竊探一知外,從近期馬華領袖頻密發表抨擊行動黨的言論也可以感受馬華來屆大選所承受的重大壓力。
伊斯蘭黨曾在1999年大選贏得歷史上最輝煌的戰績,雖然2004年大選遭遇馬失前蹄之辱,不過憑著已故主席法茲諾引進的專業人士,如果逐漸走在正確軌道。而在公正黨無法完全吸引馬來選票下,來屆大選民聯能否入主布城就胥視基層豐厚的伊斯蘭黨能否招攬多少的馬來選票?
在以馬來人為主的選民結構下,因此馬來選票是勝敗的關鍵,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而標榜多元政黨的公正黨在吸引馬來選票上就遜色許多,這源於該黨的基層組織能力薄弱,連小小的活動有時也做至一塌糊塗。華裔對該黨的支持,皆因為不滿國陣所致。
雖然安華是民聯三黨所同意的“未來首相”不二人選,可是公正黨在民聯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少,如果沒有在來屆大選交出亮麗的成績,擺脫很多人認為308大選僥倖勝出的印象,未來的前途更是堪虞。
雖然在6月1日的集會上,清一色由同宗同族的人出席,可是伊黨領袖展現泱泱民主風度,沒有為了吸引馬來選票而發表任何種族論調,反而還講起華語。在行動黨繼續拉攏馬來人的加入、伊斯蘭黨持續向華裔示好下,公正黨應該要更具規劃的穩固自己在多元種族的軌道上,更應該加強黨的組織能力。如果連小小的活動都做不好,荒謬去談治理國家。
來屆大選民聯能否入主布城或當家作主後是否有本事管理國家,還無法得知,可是民聯不以種族來看待政治的精神卻值得讚揚,至少國陣半世紀以來都無法做到。
李文興
12年6月5日
May 25, 2012
我寫---董橋
香港是一個東方文化之城,很多對文化思想獨有創格的海外僑民都在這個城都落地生根。香港出生的陶傑,在推崇殖民政府之際,前往英國留學及工作,可是在97年回歸前,他獨排眾議,返回香港繼續完成文化事業。
華人世界飲食領域的翹楚蔡瀾也是新加坡國民,可是最終在香港發跡,成為飲食文化的大師。而這篇文要談的是在印尼出生的香港蘋果日報社長-董橋。
文字是人與人溝通的平台,華文字從秦皇時期的發揚光大,來到今天已越來越淺白,尤其是在胡適等人在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推展的白話文。白話文的出現,讓華文可以變成更容易學習,簡單的文句可以帶出同樣的意義。舉例子:無能未力已經是很簡單的句子,可是在白話文中可以寫成做(幹)不到,更簡單。
董橋就是在古文和白話文的逢隙中繼續的琢磨,創造出了具有風格的寫作方式。他的文字是潔簡的,每個字都讓人讀懂,但是整個句子的連串卻帶有強烈的古典文雅。這種寫作方式是英國作家的喜愛,董橋留學英國多年,薰陶了這種“紳士”的寫作方式。
董橋自己曾說,寫下每一個字,都是靠感覺,靠意會,無法真正的去琢磨那個字最適合,那個字不。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寫抒情文章最好看,因為有了感覺。
我喜歡董橋用“撩”來取代“泛起”,撩字一向來給人污穢的感覺,可是用在董橋的文章,卻有著古典的味道。
文人多風流,這就見仁見智,可是文人嗜酒卻是當然的,把唐詩宋詞的書拿去擠,可能會擠出多埕的酒。所以董橋寫的好:陳年的記憶是陳年的佳釀。
要多了解他的思想,可閱讀這篇《煮字歲月太匆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302244
李文興
12年5月25日
Apr 18, 2012
不要從種族角度看問題
近期強指欲高調問政的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蔡細歷不斷的重複“行動黨華裔不能擔任州務大臣”的言論。這主要的目的就是確保華裔不會把大量的票投向行動黨,因為這樣即將致使馬華在現有的15國席及29州席中,在來屆大選輸掉更多。
國陣成員黨因為都各自的代表大馬的各種族,因此在處理課題或發表言論上都習慣性從狹窄的種族角度來觀看,而不是比較宏觀的“大馬人”。猶如不支持國陣的為何是“華人”,而不是“部分的大馬人”呢?再則,在華文小學就讀的包括了有巫裔及印裔,因此華文教育的問題,單單只是“華人”的問題嗎?這種的做法,導致我國在努力了半世紀後,仍然無法改變種族團結脆弱的現象,同時也讓種族的神經線容易著燃,分鐘釀成大禍。
同樣的觀點,華人能不能做州務大臣或首席部長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一位華裔州務大臣,不過卻沒有多大的治州本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與一位能幹,公平施政的巫裔州務大臣相比;那難道因為華裔我們就必須支持,巫裔就反對嗎?這種情況,相等於抹殺了其他族群的能幹人才,同時也談不上公平及公正。
其實誰擔任首相,誰擔任州務大臣根本不是一個課題,因為在選擇領袖的時候,重點是必須選賢與能,不是從種族的角度來做出遴選的決定。當然,蔡總的這個說法也不恰當,因為反過來,難道馬華里的華裔就能擔任州務大臣嗎?
大馬的“華人”曾經冀予厚望,希望馬華能夠在執政集團里要求公平施政,不是猶如現在的“一國兩制”。奈何半世紀後,情形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馬華部長屢次犯上官司,遭人詬病。“華人”拋棄了種族意識形態的政治,擁抱以多元種族著見的行動黨(中央理事會由各族領袖組成)、公正黨及伊斯蘭黨(立場鮮明,無論什麼種族只要是伊斯蘭教徒就可以加入)。這種做法給予了一個清晰的訊息,希冀通過各族的努力來改善施政不公的弱點。
當然,並非國陣的這個模式不適合,而民聯的較好,因為這完全取決於領袖本身。國陣需要的是一名能夠從“大馬人”角度看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往往以本身族群的利益為出發點。
李文興
12年4月17日
國陣成員黨因為都各自的代表大馬的各種族,因此在處理課題或發表言論上都習慣性從狹窄的種族角度來觀看,而不是比較宏觀的“大馬人”。猶如不支持國陣的為何是“華人”,而不是“部分的大馬人”呢?再則,在華文小學就讀的包括了有巫裔及印裔,因此華文教育的問題,單單只是“華人”的問題嗎?這種的做法,導致我國在努力了半世紀後,仍然無法改變種族團結脆弱的現象,同時也讓種族的神經線容易著燃,分鐘釀成大禍。
同樣的觀點,華人能不能做州務大臣或首席部長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一位華裔州務大臣,不過卻沒有多大的治州本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與一位能幹,公平施政的巫裔州務大臣相比;那難道因為華裔我們就必須支持,巫裔就反對嗎?這種情況,相等於抹殺了其他族群的能幹人才,同時也談不上公平及公正。
其實誰擔任首相,誰擔任州務大臣根本不是一個課題,因為在選擇領袖的時候,重點是必須選賢與能,不是從種族的角度來做出遴選的決定。當然,蔡總的這個說法也不恰當,因為反過來,難道馬華里的華裔就能擔任州務大臣嗎?
大馬的“華人”曾經冀予厚望,希望馬華能夠在執政集團里要求公平施政,不是猶如現在的“一國兩制”。奈何半世紀後,情形沒有多大的改變,反而馬華部長屢次犯上官司,遭人詬病。“華人”拋棄了種族意識形態的政治,擁抱以多元種族著見的行動黨(中央理事會由各族領袖組成)、公正黨及伊斯蘭黨(立場鮮明,無論什麼種族只要是伊斯蘭教徒就可以加入)。這種做法給予了一個清晰的訊息,希冀通過各族的努力來改善施政不公的弱點。
當然,並非國陣的這個模式不適合,而民聯的較好,因為這完全取決於領袖本身。國陣需要的是一名能夠從“大馬人”角度看問題的領袖,而不是往往以本身族群的利益為出發點。
李文興
12年4月17日
Mar 31, 2012
清明日悼阿公-阿嬤-姑姑
烈烈悲風起,
冷冷澗水流,
年年清明日,
世世李家孫。
有成育我德,
亞葉厚我禮,
金蓮範我言,
一生的勤勞,
一世的節儉,
豎立好典範。
九六阿公亡,
一零姑姑逝,
一一阿嬤歸,
我欲止此曲,
此曲悲難抑。
揮手永相謝,
哽咽不能言,
代代上墳時,
祭我李家魂。
歲月匆匆16年過,對於阿公(李有成)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常言道,人愈老愈能記起小時的事情,但願如此,讓我在垂暮之年想起阿公的好。
阿公離世時,我才10歲,很多事情已經忘記了,只知道阿公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會時常坐巴士去帶我回家。深刻的印象是阿公從來不喜歡穿鞋,在甘榜里開雜貨店的他,就算踩了雞糞也無動於衷,繼續他的我行我固。1
身為我就讀的小學董事長,阿公重視教育,他青年是弟弟病逝,也負責扶養弟弟的4名子女,連同自己的9位,合共13位。再窮他也堅持必須接受完中學教育。
阿嬤(郭亞葉)是最疼我們幾兄弟姊妹的人,跟他生活長達26年,看著她益壯至垂老,是人生很好的影畫片,讓我了解這一生應該處在什麼人生的舞台。
我第一次離開家裡出外讀大學,阿嬤給了我800令吉,還叮囑要用功讀書,第一次出外工作給了我1000令吉,吩咐我必須時時容忍。我們婆孫之間的情誼,當然無法以金錢衡量,可是當我工作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給她錢,她滿心歡喜,因為她知道這是她孫子功成名就的應証。當然,她收下那500令吉後,包回350令吉的紅包給我,因為她要的是子孫出頭天,而不是我們的錢。
所以阿嬤的舉殯我堅持我們自己扶靈報答她對我們的養育和教誨。
姑姑(李金蓮)是影響我一生很重要的人,她終生為嫁負責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她時常秉持阿公的理念,要我們用功讀書考上大學,光耀祖先。
我大學學士學位畢業後,曾經一度想要繼續攻讀碩士,姑姑知道後曾問我需要多少的錢,她願意資助我繼續的讀書。因為她知道讀書就是樹立良好品格的基礎,一如她時常教導我們對人講話應該要禮貌,尊輩要分。
如今我還沒有讀到碩士,其實有愧於她,將來有機會必定在她靈位前焚燒碩士文憑, 以慰天靈。對我而言,姑姑一生的辛勞,換來了晚年被癌症折騰,不能服侍她頤養天年是我的遺憾。
當然我相信在天堂的他們是開心的,因為這一生他們應該做的做完了,應該走的路走完了,對於他們最好的報答是學習他們生前的典範,昂首挺胸說我是李有成和郭亞葉的孫子,我是李金蓮的侄子!
12年3月31日
冷冷澗水流,
年年清明日,
世世李家孫。
有成育我德,
亞葉厚我禮,
金蓮範我言,
一生的勤勞,
一世的節儉,
豎立好典範。
九六阿公亡,
一零姑姑逝,
一一阿嬤歸,
我欲止此曲,
此曲悲難抑。
揮手永相謝,
哽咽不能言,
代代上墳時,
祭我李家魂。
歲月匆匆16年過,對於阿公(李有成)的印象越來越模糊,常言道,人愈老愈能記起小時的事情,但願如此,讓我在垂暮之年想起阿公的好。
阿公離世時,我才10歲,很多事情已經忘記了,只知道阿公在我讀幼稚園的時候會時常坐巴士去帶我回家。深刻的印象是阿公從來不喜歡穿鞋,在甘榜里開雜貨店的他,就算踩了雞糞也無動於衷,繼續他的我行我固。1
身為我就讀的小學董事長,阿公重視教育,他青年是弟弟病逝,也負責扶養弟弟的4名子女,連同自己的9位,合共13位。再窮他也堅持必須接受完中學教育。
阿嬤(郭亞葉)是最疼我們幾兄弟姊妹的人,跟他生活長達26年,看著她益壯至垂老,是人生很好的影畫片,讓我了解這一生應該處在什麼人生的舞台。
我第一次離開家裡出外讀大學,阿嬤給了我800令吉,還叮囑要用功讀書,第一次出外工作給了我1000令吉,吩咐我必須時時容忍。我們婆孫之間的情誼,當然無法以金錢衡量,可是當我工作後的第一個農曆新年給她錢,她滿心歡喜,因為她知道這是她孫子功成名就的應証。當然,她收下那500令吉後,包回350令吉的紅包給我,因為她要的是子孫出頭天,而不是我們的錢。
所以阿嬤的舉殯我堅持我們自己扶靈報答她對我們的養育和教誨。
姑姑(李金蓮)是影響我一生很重要的人,她終生為嫁負責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她時常秉持阿公的理念,要我們用功讀書考上大學,光耀祖先。
我大學學士學位畢業後,曾經一度想要繼續攻讀碩士,姑姑知道後曾問我需要多少的錢,她願意資助我繼續的讀書。因為她知道讀書就是樹立良好品格的基礎,一如她時常教導我們對人講話應該要禮貌,尊輩要分。
如今我還沒有讀到碩士,其實有愧於她,將來有機會必定在她靈位前焚燒碩士文憑, 以慰天靈。對我而言,姑姑一生的辛勞,換來了晚年被癌症折騰,不能服侍她頤養天年是我的遺憾。
當然我相信在天堂的他們是開心的,因為這一生他們應該做的做完了,應該走的路走完了,對於他們最好的報答是學習他們生前的典範,昂首挺胸說我是李有成和郭亞葉的孫子,我是李金蓮的侄子!
12年3月31日
Mar 30, 2012
董教總的立場
3.25拯救華小大會竟然節外生枝,副部長是否有被打似乎比起這個“民族大業”來的更重要。雪州警方否認副部長被打,當然是根據“證據”,因為這個分分鐘會重演1987年那場天后宮情緒激昂的集會,難道情報組人員沒有全場攝影?
話說回頭,大馬華社應該理性的探討3.25大會主要的4個議決是否能夠完全的落實?而且大會迄今已有一個星期,教育部長對於這些議決仍然無動於衷,因此未來董教總的方針又是什麼呢?絕對不能時常舉行集會來訴求,必須有實際的行動。當然,在與政府談判的過程中,董教總是否願意讓這4個議決有商榷的空間也是重點之一,因為所謂的談判,當然不會只有完全依照一方的意願,而必須有個緩衝的空間,來達到雙贏方案。
當然,華小師資的短缺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而董教總卻沒有為落實4個議決設立時間表,所謂的“立即”又是多久呢?除了與教育部舉行圓桌會議外,在師資短缺的問題上是否其他政府部門包括了公共服務局也出現“小拿破崙”的現象,這又是我們副部長權力範疇之外。
在整個課題上,董教總的立場也必須鮮明,在捍衛華文或華語的時候,是否也應該考慮素質的問題。打個比例,不諳華語的教師,可是卻有能力提高華小學生掌握英文能力,那我們是否要接納這位教師?況且在培訓英文、馬來文的教師上,難道也必須以華語為媒介語?那培訓出來的教師,最終何種語言的能力會比較強呢?而在教學的時候,使用多種語言是否使學生更混淆?
華小固然要捍衛,可是也應該追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的改變,這樣才有生命力。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能夠掌握多一種語言,就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對華小學生不是更具優勢嗎?“民族大業”重要還是要培訓一個有素質的學生重要,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2年3月30日
話說回頭,大馬華社應該理性的探討3.25大會主要的4個議決是否能夠完全的落實?而且大會迄今已有一個星期,教育部長對於這些議決仍然無動於衷,因此未來董教總的方針又是什麼呢?絕對不能時常舉行集會來訴求,必須有實際的行動。當然,在與政府談判的過程中,董教總是否願意讓這4個議決有商榷的空間也是重點之一,因為所謂的談判,當然不會只有完全依照一方的意願,而必須有個緩衝的空間,來達到雙贏方案。
當然,華小師資的短缺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解決,而董教總卻沒有為落實4個議決設立時間表,所謂的“立即”又是多久呢?除了與教育部舉行圓桌會議外,在師資短缺的問題上是否其他政府部門包括了公共服務局也出現“小拿破崙”的現象,這又是我們副部長權力範疇之外。
在整個課題上,董教總的立場也必須鮮明,在捍衛華文或華語的時候,是否也應該考慮素質的問題。打個比例,不諳華語的教師,可是卻有能力提高華小學生掌握英文能力,那我們是否要接納這位教師?況且在培訓英文、馬來文的教師上,難道也必須以華語為媒介語?那培訓出來的教師,最終何種語言的能力會比較強呢?而在教學的時候,使用多種語言是否使學生更混淆?
華小固然要捍衛,可是也應該追隨時代的腳步不斷的改變,這樣才有生命力。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能夠掌握多一種語言,就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對華小學生不是更具優勢嗎?“民族大業”重要還是要培訓一個有素質的學生重要,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12年3月30日
Mar 26, 2012
華教漫漫長路
今年距離林連玉先生被被政府以顛倒國家教育政策及挑起種族仇視為由褫奪公民權已經48年了,當年大力反抗《達立報告書》強迫華文中學改制的林先生也做故了27年。1987年那一場澎湃的維護華小集會的發起人林晃昇先生及拿督沈慕羽也長埋黃土多年。
可是黃土埋不掉的是華社對於華文教育的熱愛,因為使用母語是《聯合國人權宣言》的其中一項。325的大集會再次看出了華社高昂的情緒原來沒有隨著多位華教斗士的逝世而煙消雲散。更讓人振奮的是,當年的教育部長,被認為1987年政府發動茅草行動的始作俑者安華所領導的公正黨領袖也參與這項華教盛舉。此外,伊斯蘭黨、民主行動黨也以實際的行動,顯示他們對於華文教育的立場。
姑且不論他們的出席325集會是否為了政治利益,可是口口聲聲要維護華文教育的馬華及民政卻選擇在這個時候緘默。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更直言,參與集會並不能解決問題,可是他忘記了當年他辭職的時候,曾在柔佛州舉行千人集會來聲援他。對,集會當然不能解決問題,可是集會卻是民主制度下賦予人民對執政當權表達不滿的方式,既然大馬聲稱民主國家,那不應該阻止集會,這一點強調高調問政的蔡細歷不可能不懂?
華小師資問題及派遣不諳華文教師的課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究根歸底這是國家行政偏差所導致,因此整個癥結在於國家的行政是否願意改變。馬華身為政府的一員,如果無法改變,那副部長出席集會原則上沒有意義,同時也解決不了問題。而所謂的5大短期解決方案及3大長期方案已經是老調重彈的方案,行政偏差一日不改變,這些方案都是付諸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效果。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還必須在這個課題上糾纏不清,對國家的發展沒有作用,政府應該拿出誠懇的心態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讓“小拿破崙”繼續搞破壞。華文教育的發展,看來還有崎嶇不平的漫漫長路要行駛。
12年3月26日
可是黃土埋不掉的是華社對於華文教育的熱愛,因為使用母語是《聯合國人權宣言》的其中一項。325的大集會再次看出了華社高昂的情緒原來沒有隨著多位華教斗士的逝世而煙消雲散。更讓人振奮的是,當年的教育部長,被認為1987年政府發動茅草行動的始作俑者安華所領導的公正黨領袖也參與這項華教盛舉。此外,伊斯蘭黨、民主行動黨也以實際的行動,顯示他們對於華文教育的立場。
姑且不論他們的出席325集會是否為了政治利益,可是口口聲聲要維護華文教育的馬華及民政卻選擇在這個時候緘默。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更直言,參與集會並不能解決問題,可是他忘記了當年他辭職的時候,曾在柔佛州舉行千人集會來聲援他。對,集會當然不能解決問題,可是集會卻是民主制度下賦予人民對執政當權表達不滿的方式,既然大馬聲稱民主國家,那不應該阻止集會,這一點強調高調問政的蔡細歷不可能不懂?
華小師資問題及派遣不諳華文教師的課題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究根歸底這是國家行政偏差所導致,因此整個癥結在於國家的行政是否願意改變。馬華身為政府的一員,如果無法改變,那副部長出席集會原則上沒有意義,同時也解決不了問題。而所謂的5大短期解決方案及3大長期方案已經是老調重彈的方案,行政偏差一日不改變,這些方案都是付諸紙上談兵,沒有實際的效果。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還必須在這個課題上糾纏不清,對國家的發展沒有作用,政府應該拿出誠懇的心態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讓“小拿破崙”繼續搞破壞。華文教育的發展,看來還有崎嶇不平的漫漫長路要行駛。
12年3月26日
Mar 21, 2012
我與書
最近整理了自己的書籍,同時也把這些書分類方便往後尋找,同時也一次過把這些書裝進大箱子里,方便搬運同時也確保書籍不會因為炎熱的光量而紙張變質膨脹。
書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產品,現在的我們無法看到過去的古人,可是卻可以通過一筆一紀錄的書,重溫一些古時代的人情事故。這是我讀書最大的動力,記得第一本我讀的書是有關於中國古代的文人智慧,書名是《歷代宗師的智慧》,書內是一些古代文學家如何在文壇上有卓越成就的往事。我喜歡上讀書以及我以後的生活態度,這本書對我有重大的影響。
當我覺得失意的時候,我就靠著重閱這本書來提高自己的激情,看著古人在生活條件缺少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磨成大志,更何況現在的我生活在優渥的條件下。一本如此簡單的書,就影響了我的生活,這顯然看出我注重於簡約,一如我喜歡文筆簡潔的海明威著作一樣。
整理著書籍的時候,我也發現,原來接近10年來所買的書已經接近800本,我在想以每本平均30令吉計算,已經接近2萬5000令吉,這還不包括雜誌及書刊。如果我沒有買這些書籍,今天的我何其的富裕?可是事情沒有絕對,因為我憧憬的是心靈的富裕,一如有句俚語說:錢如果沒有用,那永遠不屬於你。樂觀的看待,將來一事無成的時候,至少也可以落得在這個科技時代的書痴之名。
這些書籍,當年來檳城工作時,我是一大箱一大箱的慢慢搬來。非常享受每天放工回家後,打開箱子,除了讓書籍可以透一透氣,也可以聞一聞書飄出來的香氣,心矌神怡啊!
書我讀得很廣,什麼書籍都生吞活剝的去讀,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封閉自己。當然,讀到了一本不好書,我會馬上停止閱讀,就如吃一粒蘋果,只要吃兩口就必須知道是好或爛,如果讀完了才知道,那這800本書就枉讀了。
12年3月21日
書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產品,現在的我們無法看到過去的古人,可是卻可以通過一筆一紀錄的書,重溫一些古時代的人情事故。這是我讀書最大的動力,記得第一本我讀的書是有關於中國古代的文人智慧,書名是《歷代宗師的智慧》,書內是一些古代文學家如何在文壇上有卓越成就的往事。我喜歡上讀書以及我以後的生活態度,這本書對我有重大的影響。
當我覺得失意的時候,我就靠著重閱這本書來提高自己的激情,看著古人在生活條件缺少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磨成大志,更何況現在的我生活在優渥的條件下。一本如此簡單的書,就影響了我的生活,這顯然看出我注重於簡約,一如我喜歡文筆簡潔的海明威著作一樣。
整理著書籍的時候,我也發現,原來接近10年來所買的書已經接近800本,我在想以每本平均30令吉計算,已經接近2萬5000令吉,這還不包括雜誌及書刊。如果我沒有買這些書籍,今天的我何其的富裕?可是事情沒有絕對,因為我憧憬的是心靈的富裕,一如有句俚語說:錢如果沒有用,那永遠不屬於你。樂觀的看待,將來一事無成的時候,至少也可以落得在這個科技時代的書痴之名。
這些書籍,當年來檳城工作時,我是一大箱一大箱的慢慢搬來。非常享受每天放工回家後,打開箱子,除了讓書籍可以透一透氣,也可以聞一聞書飄出來的香氣,心矌神怡啊!
書我讀得很廣,什麼書籍都生吞活剝的去讀,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封閉自己。當然,讀到了一本不好書,我會馬上停止閱讀,就如吃一粒蘋果,只要吃兩口就必須知道是好或爛,如果讀完了才知道,那這800本書就枉讀了。
12年3月21日
Mar 14, 2012
評味人生
其實在生活上,我們可以從一些微小的事情,就能發掘生活的真諦。很多人一直高喊很忙,沒有時間做這個,沒有時間做那個,可是有了時間後,反而不願意去做。我們都是給予藉口去逃避,這也致使我們失去了探討生活的機會。
有沒有想過,放工回家,開著一些輕鬆優美的音樂,坐在懶椅上手握一份報紙或雜誌,慢慢的嚼書!或者,早上調好鬧鐘,6點半起床,走出屋外看看橘黃色的晨曦,就有了淡泊之情。
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做和能夠做到的事情,從中也勘測了生活的趣味,但是又有多少人去做過呢?時間永遠不會等待我們,只有在空閒的時候,抽空去進行這些生活上的趣味,我們才會發覺原來這個人生是有意義的。
12年3月14日
Feb 29, 2012
稀土廠風波
關丹建立稀土廠的風波,有愈演愈激烈的趨向,上週日在關丹市政局操場綠色聯盟2.0舉辦的反萊納和平集會,因為獲得萬人出席力挺,導致首相納吉發表尋找雙贏方案的聲明。
無論如何,綠色聯盟的立場堅定,在政府24小時內不撤銷與萊納公司的合約下,該聯盟宣布會與淨選盟舉辦黃、綠3.0集會。由於淨選盟在2011年7月9日舉辦的和平集會同樣獲得萬人出席,因此兩大聯盟的“會師”,可能會在我國政壇掀起了不容小視的衝擊力,而這對強調以績效為先,以民為本的納吉所領導的政府是一大考驗,尤其是來屆大選逼在眉捷。
之前政府為了安撫關丹居民對稀土廠所釋放的輻射之慮,在去年初聘請了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獨立調查專家小組來進行探測工作。這個小組出來的報告顯示,稀土廠符合了國際處理輻射的標準,同時建議大馬政府在批准原子能執照前,要求萊納公司履行11項的提議,加強安全性。綠色聯盟非議這份報告書及不接受報告結果,當然事實上IAEA只是一個推廣和平使用原子能的國際機構,所以這些機構的所謂專家,根本不是自己打破飯碗。
理由很簡單,如果所有的原子能廠都不被允許運作,那就違背了這個機構“和平推廣使用原子能”的宗旨,世界越來越少原子能廠,那這個機構的專家如何謀生。當然,這個機構的專家,有令人詬病的,1986年處理烏克蘭車諾比核能電站爆炸事故就是其中一例。聲稱要監督這個核站的該機構,最後還是導致了發生全球性的災難,4000人死於這次的輻射中,當中戶環保組織估計,9萬人因為接觸大量輻射,致使罹患白血球病症、甲狀腺癌、白內障等等的病。
調查顯示,核站的爆炸是因為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RBMK)的設計缺陷導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設計出錯,也可以興建?當時的蘇聯政府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樣難辭其咎。所以,我們以什麼理由,相信這些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而且,意外就是預料之外的事,日本是科技鉅國,也是核能電站的專家,目前IAEA的秘書長也是來自日本的田野之彌,奈何日本在去年的3月仍然逃離不了東海岸發生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福島的4個核站冷卻系統失靈,引至輻射洩漏。
做足了安全措施的日本核站也爆發問題,何況馬來西亞這個完全沒有處理原子能經驗的國家。20年前霹靂州的紅泥山亞洲稀土廠也曾經發生事故,導致附近居民罹患怪病,這是當年診治這些病患的醫生親自現身說法。
政府種種的做法,都是缺少說服力,惟有把國家原子能執照局搬遷至萊納廠的附近,讓大馬的所謂原子能專家都願意日夜面對稀土廠,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案。這樣一來,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稀土廠發生事故也可以第一事件緊急處理,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專家願意嗎?原子能執照局,不應該只解釋,必須付諸行動來安撫民心。
12年2月28日
無論如何,綠色聯盟的立場堅定,在政府24小時內不撤銷與萊納公司的合約下,該聯盟宣布會與淨選盟舉辦黃、綠3.0集會。由於淨選盟在2011年7月9日舉辦的和平集會同樣獲得萬人出席,因此兩大聯盟的“會師”,可能會在我國政壇掀起了不容小視的衝擊力,而這對強調以績效為先,以民為本的納吉所領導的政府是一大考驗,尤其是來屆大選逼在眉捷。
之前政府為了安撫關丹居民對稀土廠所釋放的輻射之慮,在去年初聘請了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獨立調查專家小組來進行探測工作。這個小組出來的報告顯示,稀土廠符合了國際處理輻射的標準,同時建議大馬政府在批准原子能執照前,要求萊納公司履行11項的提議,加強安全性。綠色聯盟非議這份報告書及不接受報告結果,當然事實上IAEA只是一個推廣和平使用原子能的國際機構,所以這些機構的所謂專家,根本不是自己打破飯碗。
理由很簡單,如果所有的原子能廠都不被允許運作,那就違背了這個機構“和平推廣使用原子能”的宗旨,世界越來越少原子能廠,那這個機構的專家如何謀生。當然,這個機構的專家,有令人詬病的,1986年處理烏克蘭車諾比核能電站爆炸事故就是其中一例。聲稱要監督這個核站的該機構,最後還是導致了發生全球性的災難,4000人死於這次的輻射中,當中戶環保組織估計,9萬人因為接觸大量輻射,致使罹患白血球病症、甲狀腺癌、白內障等等的病。
調查顯示,核站的爆炸是因為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RBMK)的設計缺陷導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設計出錯,也可以興建?當時的蘇聯政府及國際原子能機構同樣難辭其咎。所以,我們以什麼理由,相信這些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而且,意外就是預料之外的事,日本是科技鉅國,也是核能電站的專家,目前IAEA的秘書長也是來自日本的田野之彌,奈何日本在去年的3月仍然逃離不了東海岸發生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福島的4個核站冷卻系統失靈,引至輻射洩漏。
做足了安全措施的日本核站也爆發問題,何況馬來西亞這個完全沒有處理原子能經驗的國家。20年前霹靂州的紅泥山亞洲稀土廠也曾經發生事故,導致附近居民罹患怪病,這是當年診治這些病患的醫生親自現身說法。
政府種種的做法,都是缺少說服力,惟有把國家原子能執照局搬遷至萊納廠的附近,讓大馬的所謂原子能專家都願意日夜面對稀土廠,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案。這樣一來,這個世界第二大的稀土廠發生事故也可以第一事件緊急處理,問題是,這些所謂的專家願意嗎?原子能執照局,不應該只解釋,必須付諸行動來安撫民心。
12年2月28日
Feb 21, 2012
何来的兩種族制?
其實,我蠻期待上週六,民主行動黨秘書長林冠英與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蔡細歷的辯論,因為主題的確是非常吸引我的“馬來西亞華人政治分水嶺:兩線制会否变成兩種族制”。因為國陣的華基政黨,在308大選後都強指如果華人繼續支持民聯这及將導致嚴重的兩種族制後果。
我期待蔡細歷能夠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論點,奈何看到的卻是其“雄辯滔滔”的說了一些攻擊性的言論,包括牵强的把伊斯蘭教國的課題混为一谈。寬恕我的理解能力不好,迄今想不出一個頭緒,伊斯蘭黨和兩種族制有什麼切身關係。
当然,投民聯會導致兩種族制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無論是伊斯蘭黨、行動黨或公正黨都不是種族政黨;伊斯蘭黨是以宗教為主的政黨,收錄黨員沒有種族區分,只要你是伊斯蘭教信徒。行動黨是多元種族政黨,創黨40年來,國州議員包括了華、巫和印,公正黨更是青出於藍的多元種族政黨,目前30多位國會議員當中,非巫裔佔據一半,還有一位伊班族的州議員,多元色彩表露無餘。
反觀,國陣方面,雖然13個成員黨同在一個屋簷的聯盟下,但是大家各自為政。巫統为馬來单一政党、馬華當然是華人、國大黨是印度人、沙巴及砂拉越的成員黨都各自的以當地的民族为主,計有代表砂拉越土著的土保黨、代表卡達山的沙巴民統黨等等。這種種族色彩濃厚的聯盟,才是有可能導致國陣執政下,我國變成兩種族制,因為只要有一黨退出,那代表該民族的聲音就會消滅。
因此,當民政黨、進步黨等這些標榜多元色彩的國陣成員黨恫言退出國陣時,並不會引起問題。反而是單一種族的政黨,那可不是鬧著玩,而且有可能導致大馬政治版圖的轉變。民聯各政黨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伊斯蘭黨有華裔議員、行動黨也有巫裔上議員、公正黨更不必多說。
所以,兩種族制會因為華人把票大量票投向民聯而形成嗎?這無疑是一個政治的恐嚇,因為只要國陣執政,馬華還是政府的一員,還是可以反映華人的心聲,除非馬華選擇不這麼做。當然,蔡細歷已經“警告”全馬華人,只要你們下屆大選不投馬華,馬華比308大选的成績還差,那馬華不會把華人的心聲帶入內閣,因為馬華選擇不入閣。身為國陣的一員,馬華無論來屆大選輸贏,都應該入閣。
因為馬華沒有退出國陣,就是政府的一員,馬華因華人不投它而不願意入閣,這就過於看重政治利益,也不符合馬華當年從慈善團體轉型政治團體,為民謀福祉的宗旨。而且,蔡細歷必須知道,不投馬華的,不會只是華人,還包括了馬來人和印度人,可能他們認為馬華的理念不符合,所以不投。可是不入閣的決定,猶如只懲罰華裔不投票給它,況且不入閣,導致華人沒有代表在內閣里,那誰才是導致兩種族制的千古罪人。(當然,我以上的論述是假設性,前提是國陣必須在來屆大選繼續執政。)
國陣的華基政黨玩弄兩種族制的課題,無疑是駝鳥心態使然。上週六的辯論,林冠英提出說,只有馬華領袖貪污被逮捕,巫統領袖卻沒有。蔡細歷在回應時卻變成,林冠英說馬來人貪污沒有被捉的種族論調。因為在蔡細歷及一眾國陣內非土著政黨的領袖看來,巫統就完全代表了馬來人。事實上是這樣嗎?絕對不是,挑十位馬來人來問,我可以寫保單,有5位會說巫統並不等於馬來人。同樣的,今天我也說,馬華並不代表我!
馬來西亞的政治在308大選時是一個分水嶺,因為很多人選擇了多元的路線。華人知道,在人口比率逐漸少的情況下,華人只有聯合其他種族,才能夠繼續在大馬國土里繁榮,而馬來人也知道,只有借助華人在經濟的能力,才可以相互昌盛。首相納吉的一馬理念,在308大選時已經表露無餘,國陣的弱點在於無法追隨人民的思想轉變。
蔡細歷口中的兩種族制和他強指的伊斯蘭教神權國的論調一樣,同屬政治恐嚇。蔡細歷在辯論上也指出,行動黨在霹靂州有13席,伊斯蘭黨和公正黨各7席與6席,可是最後是行動黨壓不住伊斯蘭黨,讓該黨的人選出任州務大臣。事實上,蔡細歷恰恰的點出了是馬華壓不住巫統,因为在獨立初期,马华同意了霹靂州的憲法規條指定華人不可以出任州務大臣除非獲得蘇丹同意。當然,林冠英可能沒有留意這一點,所以並沒有予反駁,讓人覺得似乎蔡細歷說對了,可是事實上是當初馬華同意的憲法不允許。
蔡細歷的強詞奪理根本是在侮辱了人民的智慧,當然我必須說實話,我情願要一個如此開明、公平施政的尼查(马来人)擔任州務大臣,也不希望是一個如蔡細歷(华人)般,連一個死了接近30年的华教领袖,也不勇于出聲為這位死人討回公民權,这难道就是蔡细厉口中的高调问政?
再來,大馬要施行伊斯蘭教國,必須修改憲法,而修改憲法必須獲得3/2國會議員的支持,也就是現有222位中的148位。伊斯蘭黨在全國只競選66個國席,而且能贏獲的只有23席(最巔峰的1999年也只是36席),我們就算伊斯蘭黨下屆贏完66席,可是距離148席還相差一大截,如何修改憲法?這是第一個可能性,接下來,馬華會告訴你說,公正黨也支持修改憲法那就成了,好我們看,308大选公正黨競選95席,贏31席。我們也當公正黨來屆贏完,可是95席中,最少35席是非伊斯蘭教徒上陣,除非這些非伊斯蘭教徒国会议员也在國會投票支持修改憲法,不然如何达148票?
如果說,巫統的國會議員投票支持修改憲法,把大馬變成伊斯蘭教國,那這筆账也要算在行動黨的頭上嗎?这应该是马华的烂账把。吉打州和吉蘭丹施行伊斯蘭教政策,也只是政治目的,因為伊斯蘭黨知道那邊以保守馬來人居多。當然,為了討好這些保守人士,而典當其他人士的利益確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當然,在非宗教司背景的人士控制伊斯蘭黨後,該黨也逐漸走向開明,開除雪州的哈山阿里是最好的證明。
國陣內的華基政黨與其一直以誤導性的言論來恐嚇選民,不如實際點,努力的耕耘,強化黨內的團結性,這樣來得更好,也完全符合民主精神。
12年2月21日
我期待蔡細歷能夠給予具有說服力的論點,奈何看到的卻是其“雄辯滔滔”的說了一些攻擊性的言論,包括牵强的把伊斯蘭教國的課題混为一谈。寬恕我的理解能力不好,迄今想不出一個頭緒,伊斯蘭黨和兩種族制有什麼切身關係。
当然,投民聯會導致兩種族制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無論是伊斯蘭黨、行動黨或公正黨都不是種族政黨;伊斯蘭黨是以宗教為主的政黨,收錄黨員沒有種族區分,只要你是伊斯蘭教信徒。行動黨是多元種族政黨,創黨40年來,國州議員包括了華、巫和印,公正黨更是青出於藍的多元種族政黨,目前30多位國會議員當中,非巫裔佔據一半,還有一位伊班族的州議員,多元色彩表露無餘。
反觀,國陣方面,雖然13個成員黨同在一個屋簷的聯盟下,但是大家各自為政。巫統为馬來单一政党、馬華當然是華人、國大黨是印度人、沙巴及砂拉越的成員黨都各自的以當地的民族为主,計有代表砂拉越土著的土保黨、代表卡達山的沙巴民統黨等等。這種種族色彩濃厚的聯盟,才是有可能導致國陣執政下,我國變成兩種族制,因為只要有一黨退出,那代表該民族的聲音就會消滅。
因此,當民政黨、進步黨等這些標榜多元色彩的國陣成員黨恫言退出國陣時,並不會引起問題。反而是單一種族的政黨,那可不是鬧著玩,而且有可能導致大馬政治版圖的轉變。民聯各政黨就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伊斯蘭黨有華裔議員、行動黨也有巫裔上議員、公正黨更不必多說。
所以,兩種族制會因為華人把票大量票投向民聯而形成嗎?這無疑是一個政治的恐嚇,因為只要國陣執政,馬華還是政府的一員,還是可以反映華人的心聲,除非馬華選擇不這麼做。當然,蔡細歷已經“警告”全馬華人,只要你們下屆大選不投馬華,馬華比308大选的成績還差,那馬華不會把華人的心聲帶入內閣,因為馬華選擇不入閣。身為國陣的一員,馬華無論來屆大選輸贏,都應該入閣。
因為馬華沒有退出國陣,就是政府的一員,馬華因華人不投它而不願意入閣,這就過於看重政治利益,也不符合馬華當年從慈善團體轉型政治團體,為民謀福祉的宗旨。而且,蔡細歷必須知道,不投馬華的,不會只是華人,還包括了馬來人和印度人,可能他們認為馬華的理念不符合,所以不投。可是不入閣的決定,猶如只懲罰華裔不投票給它,況且不入閣,導致華人沒有代表在內閣里,那誰才是導致兩種族制的千古罪人。(當然,我以上的論述是假設性,前提是國陣必須在來屆大選繼續執政。)
國陣的華基政黨玩弄兩種族制的課題,無疑是駝鳥心態使然。上週六的辯論,林冠英提出說,只有馬華領袖貪污被逮捕,巫統領袖卻沒有。蔡細歷在回應時卻變成,林冠英說馬來人貪污沒有被捉的種族論調。因為在蔡細歷及一眾國陣內非土著政黨的領袖看來,巫統就完全代表了馬來人。事實上是這樣嗎?絕對不是,挑十位馬來人來問,我可以寫保單,有5位會說巫統並不等於馬來人。同樣的,今天我也說,馬華並不代表我!
馬來西亞的政治在308大選時是一個分水嶺,因為很多人選擇了多元的路線。華人知道,在人口比率逐漸少的情況下,華人只有聯合其他種族,才能夠繼續在大馬國土里繁榮,而馬來人也知道,只有借助華人在經濟的能力,才可以相互昌盛。首相納吉的一馬理念,在308大選時已經表露無餘,國陣的弱點在於無法追隨人民的思想轉變。
蔡細歷口中的兩種族制和他強指的伊斯蘭教神權國的論調一樣,同屬政治恐嚇。蔡細歷在辯論上也指出,行動黨在霹靂州有13席,伊斯蘭黨和公正黨各7席與6席,可是最後是行動黨壓不住伊斯蘭黨,讓該黨的人選出任州務大臣。事實上,蔡細歷恰恰的點出了是馬華壓不住巫統,因为在獨立初期,马华同意了霹靂州的憲法規條指定華人不可以出任州務大臣除非獲得蘇丹同意。當然,林冠英可能沒有留意這一點,所以並沒有予反駁,讓人覺得似乎蔡細歷說對了,可是事實上是當初馬華同意的憲法不允許。
蔡細歷的強詞奪理根本是在侮辱了人民的智慧,當然我必須說實話,我情願要一個如此開明、公平施政的尼查(马来人)擔任州務大臣,也不希望是一個如蔡細歷(华人)般,連一個死了接近30年的华教领袖,也不勇于出聲為這位死人討回公民權,这难道就是蔡细厉口中的高调问政?
再來,大馬要施行伊斯蘭教國,必須修改憲法,而修改憲法必須獲得3/2國會議員的支持,也就是現有222位中的148位。伊斯蘭黨在全國只競選66個國席,而且能贏獲的只有23席(最巔峰的1999年也只是36席),我們就算伊斯蘭黨下屆贏完66席,可是距離148席還相差一大截,如何修改憲法?這是第一個可能性,接下來,馬華會告訴你說,公正黨也支持修改憲法那就成了,好我們看,308大选公正黨競選95席,贏31席。我們也當公正黨來屆贏完,可是95席中,最少35席是非伊斯蘭教徒上陣,除非這些非伊斯蘭教徒国会议员也在國會投票支持修改憲法,不然如何达148票?
如果說,巫統的國會議員投票支持修改憲法,把大馬變成伊斯蘭教國,那這筆账也要算在行動黨的頭上嗎?这应该是马华的烂账把。吉打州和吉蘭丹施行伊斯蘭教政策,也只是政治目的,因為伊斯蘭黨知道那邊以保守馬來人居多。當然,為了討好這些保守人士,而典當其他人士的利益確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當然,在非宗教司背景的人士控制伊斯蘭黨後,該黨也逐漸走向開明,開除雪州的哈山阿里是最好的證明。
國陣內的華基政黨與其一直以誤導性的言論來恐嚇選民,不如實際點,努力的耕耘,強化黨內的團結性,這樣來得更好,也完全符合民主精神。
12年2月21日
Feb 20, 2012
意义的人生
在这个红尘俗世里,很多人都在探讨人生的生、老、病、死这四个充满了谲诡的阶段。与此同时,各宗教也尝试的为这阶段诠释一个令人慑服的意义,当然还是有很多人满头的疑虑,主要的原因是死人永远无法复生告诉死后的状况。
这一年来,对我来讲,的确是人生中最具挑战,但是也是让我拥有机会,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面对着三位至亲的骤逝,看着一场又一场葬礼的举行,这样的情况,在缭乱我的思绪同时,也有一股清晰的呼声,要我认真的看待这个人生。
总的来说,我们的身躯和生命,都是源自父母,所以并没有埋怨的理由,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残疾的人士如大科学家霍金都可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更何况四肢发达的我们。
有的人,活了百岁,可是人生没有意义,从来没有一件事令他在临终之际可以裂开嘴唇微笑,那百岁的人生只是江水漂月,虚度了。有的人,活了五十岁,可是为这个社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留给后代子孙良好的典范,那九泉之下也是笑容满脸。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犹如一个大舞台,从一开始我们就被“摆上台”,只要不断的演出、屡败屡尝,那最后我们才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发出光芒。当然,一个成就,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因为万贯家财,只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一个人的人格和贡献才是永归不朽,这样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生。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对于物质的享受过分了,从以前不讲究奢花浮夸,到现在的纸醉金迷,生活的真谛完全忽略了,所以虽然一些人看似富贵,可是空虚,偌大大房子,到头来只有自己和佣人居住。
所以不要迟疑了,在我们还有机会改变这个生活的时候,找出它的意义,让我们活得精彩,因为这样才会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12年2月16日
这一年来,对我来讲,的确是人生中最具挑战,但是也是让我拥有机会,思考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面对着三位至亲的骤逝,看着一场又一场葬礼的举行,这样的情况,在缭乱我的思绪同时,也有一股清晰的呼声,要我认真的看待这个人生。
总的来说,我们的身躯和生命,都是源自父母,所以并没有埋怨的理由,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残疾的人士如大科学家霍金都可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更何况四肢发达的我们。
有的人,活了百岁,可是人生没有意义,从来没有一件事令他在临终之际可以裂开嘴唇微笑,那百岁的人生只是江水漂月,虚度了。有的人,活了五十岁,可是为这个社会、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留给后代子孙良好的典范,那九泉之下也是笑容满脸。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犹如一个大舞台,从一开始我们就被“摆上台”,只要不断的演出、屡败屡尝,那最后我们才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发出光芒。当然,一个成就,不能以金钱来衡量,因为万贯家财,只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有一个人的人格和贡献才是永归不朽,这样才是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生。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对于物质的享受过分了,从以前不讲究奢花浮夸,到现在的纸醉金迷,生活的真谛完全忽略了,所以虽然一些人看似富贵,可是空虚,偌大大房子,到头来只有自己和佣人居住。
所以不要迟疑了,在我们还有机会改变这个生活的时候,找出它的意义,让我们活得精彩,因为这样才会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12年2月16日
Jan 18, 2012
台灣的奇蹟
我喜歡遍閱歷史典籍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從以往的歷史事蹟,拿來與現代對比,會發覺很多相似之處。1月14日的台灣大選時,我巧合的在網上閱讀台灣的歷史情況,在對比下,發現過去的台灣,和現在的台灣,有太多的共同點。
台灣的地理環境及政治生態,都是出現了不少奇蹟和變幻莫測。台灣在地理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理想貿易的據點,東北是科技先進國日本和韓國、南部是天然資源豐富的菲律賓、西南是經濟趨向繁榮的越南、西部則是中國最大的沿海城市廣東及福建。
台灣的原著民是馬來玻里尼西亞民族,但是這個民族存在太多部落,千百年來沒有出現完善的統治體制,致使台灣沒有獲得應當的發展。1624年,荷蘭人通過了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為台灣帶來了完善的管理體制,使台灣寶島在短時間內煥然一新,很多中國沿海漢人也系統化的遷至這個寶島。
但是荷蘭只成功統領台灣38年,明朝遺臣,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帶領著效忠明皇朝的2萬多軍民及清朝餘留的千門大砲,發動收復台灣軍事行動。荷蘭軍隊,抵禦不住,落荒而降,鄭成功成為了中國5000年文明上,第一個擊敗西方人的民族英雄。而鄭成功更使台灣孤懸海外,使用明朝體制,延用明朝年號,有意要與清朝分庭抗禮。
清朝康熙皇帝二十年(1681年),康熙在朝廷內剿滅奷臣鰲拜、消撤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藩後,勢力龐大,加上治國有方,國泰民安,開創萬世之盛。所以,康熙利用餘威,以剿撫兩策,收復台灣。當時,朝廷內有了向康熙覲諫,台灣離大陸遠,滿人只嫻習陸戰馬戰,不習水戰,漢人將士有不能全信,因此棄台灣不理。
但是康熙認為,台灣與大陸千古一脈,而且福建及廣東兩地漢人多數有子女親戚在台灣,如果讓台灣孤懸海外,身為帝皇豈能讓子民掛念海外子女而不顧,因此決定收復台灣(不過康熙用的詞彙是光復台灣)。兩年後,康熙在福建總督姚啟聖及參軍李光地的運籌帷幄下,以有“海霹靂”之稱的施琅為水師先鋒,經過7個晝夜的戰爭,大敗台灣水師。鄭成功孫子鄭剋爽投降。
時移世易,來到了1949年的台灣,中國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的帶領下,以800萬人的軍力,輸給60萬人的共產黨後,退守台灣。從1683年清朝光復台灣後,台灣過著266年的平靜繁榮的日子又出現了改變。蔣介石為台灣帶來的是霸權的統治,而且動不動就處死反叛他的臣民,導致恐慌四出,人民提心吊膽的生活在恐怖環境下。
而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時刻都在尋找機會,以獲得台灣的擁有權,與此同時在國際上也宣稱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不是獨有的國家。共產政權不願意放棄台灣,與200多年前康熙不要台灣孤懸海外有著同工異曲的奧妙,也顯示台灣的政治變幻莫測。
馬英九在剛結束的總統選舉,靠著中國牌,打贏了一場選戰,這也證明中國對於台灣的影響已經漸大,而未來台灣的政治可能會由中國主導。可是,無論如何,重要的還是民心,民心不可欺,也不可棄,中國能否擴大對台灣的影響,還是要台灣人民。不過有點至少可以放心的是,台灣是民主兩線制,當國民黨靠攏中國大陸時,民進黨會同樣贊同嗎?
台灣寶島是一個發蹟的地方,雖然彈丸般的小,可是古往今來所引起的糾紛卻不小,在與中國大陸主權問題還沒有明朗前,看來台灣會繼續存在糾紛。
李文興
12年1月18日
台灣的地理環境及政治生態,都是出現了不少奇蹟和變幻莫測。台灣在地理上是一個非常具有理想貿易的據點,東北是科技先進國日本和韓國、南部是天然資源豐富的菲律賓、西南是經濟趨向繁榮的越南、西部則是中國最大的沿海城市廣東及福建。
台灣的原著民是馬來玻里尼西亞民族,但是這個民族存在太多部落,千百年來沒有出現完善的統治體制,致使台灣沒有獲得應當的發展。1624年,荷蘭人通過了東印度公司,佔領台灣,為台灣帶來了完善的管理體制,使台灣寶島在短時間內煥然一新,很多中國沿海漢人也系統化的遷至這個寶島。
但是荷蘭只成功統領台灣38年,明朝遺臣,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帶領著效忠明皇朝的2萬多軍民及清朝餘留的千門大砲,發動收復台灣軍事行動。荷蘭軍隊,抵禦不住,落荒而降,鄭成功成為了中國5000年文明上,第一個擊敗西方人的民族英雄。而鄭成功更使台灣孤懸海外,使用明朝體制,延用明朝年號,有意要與清朝分庭抗禮。
清朝康熙皇帝二十年(1681年),康熙在朝廷內剿滅奷臣鰲拜、消撤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藩後,勢力龐大,加上治國有方,國泰民安,開創萬世之盛。所以,康熙利用餘威,以剿撫兩策,收復台灣。當時,朝廷內有了向康熙覲諫,台灣離大陸遠,滿人只嫻習陸戰馬戰,不習水戰,漢人將士有不能全信,因此棄台灣不理。
但是康熙認為,台灣與大陸千古一脈,而且福建及廣東兩地漢人多數有子女親戚在台灣,如果讓台灣孤懸海外,身為帝皇豈能讓子民掛念海外子女而不顧,因此決定收復台灣(不過康熙用的詞彙是光復台灣)。兩年後,康熙在福建總督姚啟聖及參軍李光地的運籌帷幄下,以有“海霹靂”之稱的施琅為水師先鋒,經過7個晝夜的戰爭,大敗台灣水師。鄭成功孫子鄭剋爽投降。
時移世易,來到了1949年的台灣,中國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的帶領下,以800萬人的軍力,輸給60萬人的共產黨後,退守台灣。從1683年清朝光復台灣後,台灣過著266年的平靜繁榮的日子又出現了改變。蔣介石為台灣帶來的是霸權的統治,而且動不動就處死反叛他的臣民,導致恐慌四出,人民提心吊膽的生活在恐怖環境下。
而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時刻都在尋找機會,以獲得台灣的擁有權,與此同時在國際上也宣稱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不是獨有的國家。共產政權不願意放棄台灣,與200多年前康熙不要台灣孤懸海外有著同工異曲的奧妙,也顯示台灣的政治變幻莫測。
馬英九在剛結束的總統選舉,靠著中國牌,打贏了一場選戰,這也證明中國對於台灣的影響已經漸大,而未來台灣的政治可能會由中國主導。可是,無論如何,重要的還是民心,民心不可欺,也不可棄,中國能否擴大對台灣的影響,還是要台灣人民。不過有點至少可以放心的是,台灣是民主兩線制,當國民黨靠攏中國大陸時,民進黨會同樣贊同嗎?
台灣寶島是一個發蹟的地方,雖然彈丸般的小,可是古往今來所引起的糾紛卻不小,在與中國大陸主權問題還沒有明朗前,看來台灣會繼續存在糾紛。
李文興
12年1月18日
Jan 11, 2012
婆婆的親情
婆婆原本姓王,可是後來給了一家姓郭的人家養,所以終其一生都改姓郭。當然,無論是姓王或郭,對婆婆來講重要的還是維繫親情。
在與郭姓的家庭維持了良好的關係外,婆頗也沒有忽略原來的父母親,自從我董事以來,記得每年婆婆的親生爸爸及媽媽忌日時,我們都會前往舅公(婆婆的弟弟)的家祭拜,然後大吃特吃一番。這個舉止,婆婆一直維持至2010年她第一次中風為止。
婆婆展現了她熱愛親人的一面,當然對於自己的子女及孫子,婆婆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罵雖然是不免了,可是背後的疼惜,卻是展示了其溫柔。
我公公的弟弟死得早,所以他的子女也是由我公公及婆婆照料,而且婆婆對他們更是疼愛有加,從來沒有打罵。這種博愛及維繫親情的關係,真的值得我們的後輩子孫一同去模範實踐。
李文興
12年1月11日
在與郭姓的家庭維持了良好的關係外,婆頗也沒有忽略原來的父母親,自從我董事以來,記得每年婆婆的親生爸爸及媽媽忌日時,我們都會前往舅公(婆婆的弟弟)的家祭拜,然後大吃特吃一番。這個舉止,婆婆一直維持至2010年她第一次中風為止。
婆婆展現了她熱愛親人的一面,當然對於自己的子女及孫子,婆婆更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罵雖然是不免了,可是背後的疼惜,卻是展示了其溫柔。
我公公的弟弟死得早,所以他的子女也是由我公公及婆婆照料,而且婆婆對他們更是疼愛有加,從來沒有打罵。這種博愛及維繫親情的關係,真的值得我們的後輩子孫一同去模範實踐。
李文興
12年1月11日
Jan 7, 2012
婆婆-穿沙龍
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在自傳《醫生當家》里分享一段他在星期五前往清真寺祈禱前穿沙龍時,被前來拜訪的美國官員嘲諷“落後”。穿沙龍就代表落後嗎?
最近成為國際焦點的緬甸,該國總理及反對黨領袖昂山蘇姬接見了英國外長及美國國務卿時,都身穿緬甸的傳統服裝沙龍。這也說明了,沙龍是緬甸人的正式服裝,而當年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時,逐漸的傳至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大馬的華人,也因為受到這種習慣的薰陶,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習慣的在家里穿上這種舒服的沙龍,我的婆婆也是其中之一。當然,穿沙龍看似容易,可是卻存有大學問,單單是折緊腰部的沙龍就是一大知識。
如果折不緊,沙龍會容易掉落,但是折也需要整齊,不然整個沙龍看起來就有點怪。來到21世紀的今天,褲子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沙龍已經很少人穿,就算是馬來人。而在政治鬥爭日愈加劇的今天,沙龍被詮釋為下品,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鑽進去???的沙龍”,來諷刺一個政治人物只廳這個???的話。
李文興
12年1月7日
最近成為國際焦點的緬甸,該國總理及反對黨領袖昂山蘇姬接見了英國外長及美國國務卿時,都身穿緬甸的傳統服裝沙龍。這也說明了,沙龍是緬甸人的正式服裝,而當年東南亞各國進行貿易時,逐漸的傳至東南亞的其他國家。
大馬的華人,也因為受到這種習慣的薰陶,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習慣的在家里穿上這種舒服的沙龍,我的婆婆也是其中之一。當然,穿沙龍看似容易,可是卻存有大學問,單單是折緊腰部的沙龍就是一大知識。
如果折不緊,沙龍會容易掉落,但是折也需要整齊,不然整個沙龍看起來就有點怪。來到21世紀的今天,褲子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沙龍已經很少人穿,就算是馬來人。而在政治鬥爭日愈加劇的今天,沙龍被詮釋為下品,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鑽進去???的沙龍”,來諷刺一個政治人物只廳這個???的話。
李文興
12年1月7日
Jan 4, 2012
婆婆-用手吃飯
當大家現在在談種族團結、在高談沒有明確目標的“一馬”理念時,我的婆婆從小至老已經很有“一馬”精神。小時後的我很迷惑,為何婆婆以手吃飯的,在一次機會下,我終於詢問出答案。
婆婆出生於1927年,大約在10多歲的時候,日本佔領馬來亞,為了逃避日軍殘暴的對待,婆婆被逼搬遷至郊外的馬來鄉村居住,因此學會了用手吃飯這個習慣。而婆婆的本能不至於用手吃飯,而她可以用單手撥開螃蟹及蝦的殼,這種能力,相信很多馬來人都自愧不如。
當我們的時代越來越進步,人的思想愈開放的今天,其實我們凡事離不開祭出種族的旗幟。當華人用手吃飯時,就被譴責接受了馬來人的同化,可是當我們用湯匙及叉用餐時,是否有想過我們也接受了西方的同化?
當然對婆婆來講,她沒有考慮同化或種族的問題,她用手吃飯純屬習慣成自然,而且方便。所以,事情總有兩方面的考慮,而且做一樣東西,只要自己方便即可,又何必理會其他人的指指點點呢?人類文明的開始,都是從用手吃東西的,有時候回歸原始,我們可能會過的較好。
李文興
12年1月4日
婆婆出生於1927年,大約在10多歲的時候,日本佔領馬來亞,為了逃避日軍殘暴的對待,婆婆被逼搬遷至郊外的馬來鄉村居住,因此學會了用手吃飯這個習慣。而婆婆的本能不至於用手吃飯,而她可以用單手撥開螃蟹及蝦的殼,這種能力,相信很多馬來人都自愧不如。
當我們的時代越來越進步,人的思想愈開放的今天,其實我們凡事離不開祭出種族的旗幟。當華人用手吃飯時,就被譴責接受了馬來人的同化,可是當我們用湯匙及叉用餐時,是否有想過我們也接受了西方的同化?
當然對婆婆來講,她沒有考慮同化或種族的問題,她用手吃飯純屬習慣成自然,而且方便。所以,事情總有兩方面的考慮,而且做一樣東西,只要自己方便即可,又何必理會其他人的指指點點呢?人類文明的開始,都是從用手吃東西的,有時候回歸原始,我們可能會過的較好。
李文興
12年1月4日
Jan 3, 2012
84歲的智慧
面對著至親的離世,傷心是難免的事情,而傷心過後的緬懷也是無可避免的,當然無論是傷心或緬懷,都已喚不醒兩腳一升的至親。
因此寫一些逝去至親的陳年往事,不如寫一些能夠啟發後人的生活智慧。我的婆婆在2011年的聖誕節早晨,撒手人寰,終年84歲。活了84年的人生,還要橫跨20世紀及21世紀,婆婆精采絢爛的一生,太多的生活智慧可以讓我們這一群後代子孫的學習。
所以在緬懷婆婆的當爾,我就逐一的以文字留下婆婆值得我們學習的事情。希望在天之靈的婆婆,能夠安息。
李文興
12年1月3日
Subscribe to:
Posts (Atom)